领航学员故事|“从业者”到“创业者”的二三事

领航学员介绍:

孟璁 (Arthur)参加过两次领航计划,是第四期职业组,第六期创业组学员。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在Stanford 取得博士学位,并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文章, 之后在两家硅谷B2B SaaS初创公司任职,主要负责AI大数据工程产品研发,并经历了早期初创公司从成立到C轮成长所面临的各种挑战。疫情之下,于2020年6月创立公司Lifo.ai,任CEO至今。

这次访谈,孟璁分享了他在领航的收获以及一些创业想法。采访者/作者:殷梦雅  (根据孟璁口述,殷梦雅编辑整理) 。

在领航的收获是什么?

孟璁:我参加过两期领航。第四期在职业组,第六期在创业组。第四期的时候,我还在初创公司跟着别人创业,对于自己创立公司还没有经验,当时参与领航的主要目的在于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以及认识导师,还处于摸索学习的阶段。第六期的时候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公司,角色从“跟着别人创业”到“创业者“,也因此可以和导师有更有针对性的交流,比如和导师的一对一谈话就很有收获。当然也认识了很多对创业充满热情的小伙伴。

为什么想创业?

孟璁:博士刚毕业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,但是之后四年在初创公司就职的过程中,不断对自己进行探索和打磨,逐渐发现自己与在大厂打工相比,更适合创业。这一点认识因人而异,但是对我自己而言,有几点原因是促使我自己创业的主要原因:

1. 对于尝试新的事物和fast learning非常感兴趣

2. 非常享受从0到1做一件创新的事情的过程

3. 不停地挑战自我的极限

创业想法由来?

孟璁:我们另一个co-founder 的夫人在北美从事网红业。通过她,我们了解到国内网红行业已经比较成熟, 但北美网红经济才刚起步。一开始,我们想法其实也比较简单,就是想利用自己从事B2B和tech的经验,为海外网红打造工具,帮助他们更好的变现。在创业过程中,逐渐摸索,不停学习和打磨自己的创业想法,才最后走到现在的方向上来:即依托海外网红的影响力,来做中国消费品出海的本土化。

从“跟着别人创业”到“成为创业者“身份转换后的感受?有哪些挑战呢?

孟璁:我毕业后分别以第20+号,第7号员工加入两家初创公司,学习曲线都很陡,尤其在第二家公司,因为公司非常早期,所以学习的曲线比在第一家公司要陡几倍。但在自己作为创始人成立公司之后,学习曲线跟之前的经历完全没法同日而语,需要飞速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,甚至感觉过去一年比以往来美国之后十年的成长都要多。这个过程中的学习不仅仅是技术、商业方面的知识,更多的其实是对个人性格的探索和打磨,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,来适应飞速发展的初创公司的需求,带领公司不断突破,不停创新。

有的时候创业确实是一条非常孤独而黑暗的路。当面对巨大的未知时,谁也不知道怎样决策才是对的。甚至有些决策会有各种质疑声,反对声。毕竟初创阶段,你是在销售一个还需要成长,还不健全的想法,因此会收到各种层面的否定。如何在各种负面的声音中坚定自己的想法,如何去疏解自己的情绪从而稳定公司的情绪,带领团队坚持走下去,都是创业者要面领的挑战。

作为创业者,在面对质疑甚至否定时,如何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,带领公司坚定走下去的呢?

孟璁:在面临这种情况时,对我个人而言最好用的方式是:从不同维度去思考眼下的棘手问题,比如我现在做的事情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比如3年、5年上来看,从根本上讲是否有价值。如果有,就初步确定了目标,剩下的需要基于这样的目标,反推公司如何在资金耗尽前发展到下一个阶段,同时,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。

对领航学弟学妹的建议?

孟璁:真的决定创业前要想好,并不是你个人能力强,双商高就能成功,事实上on average创业公司都死掉了。从这一点上来看,创业也肯定不适合所有人。不过创业精神大家都可以有。创业其实就是你发现问题,想解决这个问题,过程中不停打磨自己的想法,最终一步步找见解决方案的过程。类似的精神也可以用于职业发展,比如你对算法的提升,你在公司发起某个项目并推进执行。

对于真正想创业的华人,其实COVID19 之后是个创业好时机,COVID19 在很大程度上撼动了固有商业的运营方式,会有很多新的裂缝出现,也意味着出现了很多创业的机会,剩下就看谁能发现并抓住机会,同时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了。

Previous
Previous

领航学员故事|从硅谷工程师到国内风险投资人,领航助我开拓思维、冲破限制